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括约肌或食道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经口送到胃内以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包括以下问题:
1.食物或饮品从口腔输送至胃部过程中出现问题;
2.口腔及咽喉肌肉控制或协调障碍而未能正常吞咽引起营养不良;
3.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反复肺部感染,引起吸入性肺炎。
临床吞咽障碍检查时,除了主观或客观检查出患者吞咽器官的功能障碍,对于摄食-吞咽评估也需要进行细致的检查,今天医院言语治疗室日常工作中使用的摄食-吞咽评价量表来给大家介绍。
1.精神意识状态:评价时治疗师需要观察患者的意识程度、是否能够配合治疗师的检查、是否有进食的自主性以及患者的身体耐力等。
2、咳嗽情况:
1)吞咽前咳嗽:提示吞咽前可能有误吸,口腔内食物控制不良,食物在喉部开始上抬之前流入咽,进入呼吸道;软腭控制不良的情况下会出现鼻返流;
2)吞咽中咳嗽:提示吞咽过程中可能由于吞咽反射延迟、舌喉复合体无法正常活动、声带闭合不全、环咽肌失迟缓、软腭上抬不足等问题导致吞咽过程中食物呛入气管或鼻腔;
3)吞咽后咳嗽:提示吞咽后有误吸,由于咽腔的残留物溢流,滑落到呼吸道,主要来自会厌谷,梨状窦的残留物;
4)整个进食过程完成后的咳嗽:提示可能隐性误吸,由于呼吸道的反射性咳嗽差,对误入物未及时作出咳嗽反应,且未能咳出吸入物,此情况比较危险。
3、体温情况:监测患者一周以来的体温情况,如体温偏高(超过37.5度),提示可能有肺部感染,需要进一步确诊或排查。
4、食欲:询问患者是否有不愿意进食且导致日摄入量不足的情况。
5、命令:观察患者是否能够配合治疗师的检查,执行治疗师给予的命令。
6、开口:主要考虑患者张口能力是否满足进食需求。
7、舌头运动:包括舌头的前后、左右、上下运动,观察舌头的力量、耐力以及活动范围是否可以满足进食需求。
8、唾液分泌: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流涎的情况,除日常观察有口角流涎的情况外,夜间是否有枕巾潮湿的情况;询问患者白天和夜间有唾液呛咳情况。除此之外,如果唾液分泌过少也会影响吞咽,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唾液分泌少,导致难以吞咽的情况。
9、进食:包括经口进食的种类、日进食热量和食物性状,具体参照附表《食物热量表》,询问患者进食性状是什么,流质、半流质还是固体(有渣食物);如果患者是鼻饲,则询问患者的鼻饲营养液种类和热量并予以记录;此外记录患者的经口和经鼻或其他方式的进食时间,如经口进食的时间超过30分钟则属于异常;询问患者是否有补充营养,种类和热量是多少,如有些患者补充蛋白粉,菜汁或果汁等。
10、进食场所、躯干角度和帮助:治疗师需要询问患者的进食场所,进食时的姿势以及需要借助的程度。
11、食物摄入时口腔的控制能力:包括
1)唇闭合力量(看咀嚼时唇是否可控制食物不流出来;吞咽时保持闭合状态);
2)口腔对食物的感知觉(温度觉,味觉,食块性质如软硬程度)的辨别;
3)牙齿对食物研磨能力(对食物上下,左右研磨情况)
4)咀嚼、吞咽食团时软腭的活动,食物是否有鼻反流
5)吞咽时舌后运送及协调运动
12、饮水呛咳问题:一般检查时会让患者分别饮水5ml,10ml,30ml,观察患者是否有饮水呛咳的情况。
13、吞咽时喉的变化,观察包括以下内容:
1)吞咽动作是否流畅,是否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喉部运动;
2)舌骨和喉上抬是否足够(治疗师手放于患者下颏下,示指在下颌骨下,中指在舌骨,无名指在甲状软骨上,吞咽时正常中指能触及甲状软骨上下移动约2cm,同时中指可触及到舌骨向前和向上的活动。)
3)用听诊器听颈段咽吞咽前后声音的变化,可以了解食物是否残留在咽。有研究表明,在气管旁沟紧邻环状软骨旁进行吞咽音听诊具有最好的信号比,同时需要进行双侧对比听诊。一般在进行听诊检查时,同时配有录音,根据分析声音参数的变化判断是否有异常。
4)吞咽动作幅度的大小能反映咽期吞咽分信息,当舌骨和喉上抬幅度不够时,吞咽动作幅度减小,不能引发有效吞咽,食物在咽喉部哽噎,粘附或残留在咽的凹陷处,如会厌谷,以致患者有异物感,有声音湿润(wetting),听诊残留部位有水泡音。
备注:检查表格中“+”表示正常;“±”表示有一定的功能,但尚未达到正常水平;“-”表示异常。
通过上述评估大致明确患者吞咽异常的部位,通过主观和客观检查确定异常的可能原因,可帮助治疗师判断患者的现阶段水平后,确定患者是否可以经口进食,进食的食物种类和性状等。附上有关的功能评价的等级标准及评估用表,以供参考。
撰稿人:王红艳泰安医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哪有治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