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新方法改善下睑成形术后睑板前饱满度(作者ShinJH等)
对于下睑老化的患者,若将下睑多余的皮肤、眼轮匝肌,以及疝出的眶脂肪单纯切除,可能导致术后下睑呆滞的外观。原因在于术后睑板前饱满度的消失、变平或凹陷。韩国首尔国家医学中心整形与重建外科医生ShinJH等,采用简单的2步缝合固定方法重建睑板前饱满度,获得极好的美容效果,且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
首先从下睑泪点起,在下睑缘下2~3mm与其平行做一标记线。沿鱼尾纹处标记做一切口,深切至眶隔。经该切口将小蚊式钳置入,向内在下睑的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进行剥离。再用钝头剪刀在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剥离,并将肌皮瓣倾斜剪开,注意保留睑板前约4~5mm宽的眼轮匝肌。肌下剥离至眶下缘后,将弓缘松解。骨膜上剥离后,将多余的眶脂切除、复位。再在皮肤与眼轮匝肌之间进行皮下剥离,并向外侧延伸。
肌瓣形成后,用缝线经2点固定悬吊。固定点1:该点利于改善下睑紧致度和整体轮廓。首先,用钳子将眼轮匝肌眶部向外上提紧,确定理想的固定点。再用4-0vicryl缝线将眼轮匝肌眶部与眶外侧骨膜缝合固定,恰位于外眦韧带的正下方。固定点2:该点对形成睑板前饱满度至关重要。仔细检查眼轮匝肌睑板前部的大小、位置和形态。同样,用钳子将其向外上提紧,确定理想的固定点。再将眼轮匝肌睑板前部与眶外侧骨膜或外眦韧带浅层固定缝合。如果睑板前有大量的眼轮匝肌,缝合后可以将其适当的去除。若睑部轮廓形态欠理想,可在睑板前与眶隔前的眼轮匝肌之间进行补充缝合,助以形成自然的睑板前轮廓。根据患者的眼睑情况,不同个体的固定点不同。如果睑裂闭合不全,固定位置应较高;而小眼或眼球内陷者,固定位置应较低。
该方法的优点:①在肌皮瓣做一斜面切口,预防了邻近正常组织的损伤和缩短了手术时间。经一步入路至眶外缘,也保护了眼轮匝肌睑部。②在适当部位将眼轮匝肌进行2步悬吊,形成了自然的睑板前饱满度和下睑紧致度。③与先前报道的方法相比,预防了睑板前饱满度不规则、膨胀,以及瘢痕性肉芽肿(无须肌肉双侧缝合)。
(孙静报道)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白癜风早期发病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