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声教师嗓音保健一2
教师嗓音保健常识之一(2)悠闲1预防呼吸道疾病,注意全身健康感冒是呼吸系统的多发疾病。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呼吸系统发生病变,必定会殃及嗓音。对发声有影响的疾病除感冒外,还有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病、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贫血、心脏病、风湿热、痛风、糖尿病、肾炎、结核、肝硬化、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等多种疾病。因此,教师要注意身体的保健,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疾病。感冒是可以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的。比如,天气变化、季节交替时,要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注意足部保暖;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物,特别是内衣;少用手摸鼻子;适当补充维生素C;少用药,以免药物降低人体抗病能力;精神愉快;合理饮食;睡眠充足,休息充分;做适当的户外运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接触感冒患者,必要时戴上口罩。教师要定期体检,注意全身健康。教师还要注意避免“亚健康”。“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它的主要表现有:心慌气短、浑身乏力、头疼头晕、白天困倦,失眠梦多,精神不振、心情烦燥、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忧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易患感冒等。如果有上述症状,而且通过自我调节无法减轻,去医院检查又无法确诊,那么就有可能是亚健康。亚健康可由心理和生理等多种因素引起。避免亚健康,应该注意调整生活和工作方式,保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开展适度的体育锻炼。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及其制品等。2修身养性,陶冶性情,确保心理健康人的精神心理与嗓音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古人已经认识到,感由心生,人的情感欲念不同,外在的声音形式也会出现差异:“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1]研究显示,嗓音疾病具有神经质(情绪不稳定性)的个性特征倾向。心理状态从两方面对嗓音施加影响:一是积极愉快的心理状态会使大脑各部位的活动积极灵敏,发声也比较流畅自如;二是紧张、悲哀等消极心理状态则会使发声的心理过程受阻,影响发声的顺畅。消极心理状态对言语发声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三:一、影响大脑的思维过程,使言语编码发生困难或混乱,造成思维阻滞、大脑出现空白,或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二、影响神经中枢的传导功能,使传导迟钝或传导错误,表现为发不出声音或发声不流畅。三、影响感觉中枢的分析能力,造成反馈系统迟钝或失灵,发声容易出错,甚至出错之后毫无觉察。嗓音是人们情感状态表现最敏感的晴雨表,任何心灵的冲击、激动都直接影响发声。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精神修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好教育心理,保持心理健康。当学生调皮时,不必“怒从心头起”,声嘶力竭地训斥学生;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让情绪大起大落。这不仅是教师职业的要求,也是发声的需要。目前,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令人担忧。根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年对辽宁省所城乡中小学的名教师进行的跟踪检测,教师的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远远超过我国正常人群20%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其中,小学教师多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多于高中教师,城市教师多于乡村教师,小学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男教师。[3]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生活方式、个性特征等诸多因素有关。教师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使教师获得良好的心境、高涨的情绪和振奋的精神状态。教师可于节假日外出旅游,课余适当参加文体活动。3饮食合理,避免食物刺激饮食是人类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饮食合理均衡才能保证人体所需要的充足营养。教师的日常饮食要适当讲究,要保证营养,多吃蔬菜,多吃广柑、梨等水果,少吃过热、过冷、油腻、过酸、辛辣、刺激食物。过冷食物容易引起咽部血管收缩,而后血管舒张充血,重者可以出现渗水、水肿,过热食物容易使血管舒张充血,甚至渗出、水肿。其他刺激性强的食物有抑制喉黏膜分泌的功能,会使喉咙感觉很干燥,声音不滋润。辣椒和大蒜是不少人喜爱的食物,但它们容易引起口干舌燥,咽喉充血,甚至导致声带出血,食用时要适当注意。不过,有的人已经习惯了长期食用辣椒,吃辣椒并不对嗓音造成大的影响,但在大量用声前最好少吃辛辣食品。在用声前尽量不吃大蒜,因为,食用大蒜后会增加喉部的分泌物,使嗓子不舒服、声音不通畅。大量用声后应避免立即食用冰冻食物,因为,那样会使扩张的血管剧烈收缩,引发嗓音疾病。多喝温水,适当饮用绿茶,对保护嗓子有好处。食不过饱,过饱时因胃部胀满致横隔上抬,妨碍肺部舒展,影响发声。吃饭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避免异物对咽喉的刺激。教师要戒烟限酒。已知有25种以上危及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与吸烟有关,吸烟几乎影响到人体全部重要的组织器官,对喉功能的损害也非常明显,表现在:首先,吸烟人吸入的空气质量下降,损害了喉的呼吸功能。在正常环境下空气中含氧21%,含二氧化碳仅0.03%;吸烟,不仅因其燃烧而减少了氧和增加了二氧化碳含量,而且吸烟所产生的一氧化碳,人体吸入后,能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使本来正常的血红蛋白失去了携带氧的功能。其次,吸烟所产生的尼古丁、焦油烟气、醛等物质,吸入后对喉粘膜有害,许多吸烟者的声带常常呈充血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声的圆润清亮。烟民容易患慢性喉炎。最后,纸烟燃烧时所产生的尼古丁、焦油与醛类物质均为致癌物质,故吸烟者的喉癌发生率远远超过非吸烟者。有资料表明,喉癌例中,吸烟者占97.7%,不吸烟者仅占2.3%。此外,被动吸烟的危害也很大。适当饮用红酒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在用声前饮酒和长期过量饮酒,对发声都很不利。因为饮酒虽然不直接刺激声带,但声带后部的勺区、勺会厌皱襞即食道的入口部,经常受到酒精的刺激可引起粘膜慢性充血、水肿,进而波及喉头声带,形成慢性喉炎,致使声音出现相应的改变。另外,过量的酒精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发音动作不协调、不准确,反映迟钝,引起口误。有人喜欢酒后歌唱,这是对声带很有害的一种发声习惯,应当纠正。4不滥用药物,避免药物影响俗话说,是药都有三分毒。教师身体不适,对症下药,可以促使身体早日康复。但如果滥用药物,则害处很多,比如容易耽误治疗时间,加重病情;可使一些细菌产生抗药性,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失效;药物都有副作用,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太明显罢了。因此,教师要慎重用药。在炎热的夏季,不少教师每天都用胖大海泡水喝,这样做并不科学。胖大海对声音嘶哑有一定疗效,但它不是日常保健饮品,只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声音嘶哑。由声带小结、声带闭合不全或烟酒过度引起的声音嘶哑,用胖大海无效。饮用胖大海会产生大便稀薄、胸闷等副作用,特别是老年人及脾虚者更应慎用。研究发现,已知有多种药物会引起嗓音障碍,甚至声嘶,包括一些降压药、利尿药、抗病毒药、镇咳药、平喘药、抗过敏药、抗胆碱类药、抗结核药、激素类药和部分中药等几大类。[1]有人认为,避孕药可以引起嗓音变化,也要慎服。对嗓音有影响的药物有:1、中枢神经阻断类降压药。如溴化六烃基季铵、盐酸美加明、酒石酸五甲哌啶、盐酸可乐定等,以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优降宁等,都可使患者服用后出现口干、发声困难等反应。2、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色甘酸二钠,在抑制抗原体反应释放介质时,可使病人咽喉不适、咽干、胸闷、影响发音。治疗剧烈咳嗽的非成瘾性镇咳药,如咳美芬、咳必清等,也可使服用者发生咽干、口干、影响发声等反应。3、抗过敏药,如盐酸苯海拉明,非那根,盐酸敏克净等,可引起咽干,发声不良等反应。4、治疗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的盐酸吗啉胍、盐酸金刚胺等抗病毒药,可发生言语不清、咽干、口干等不良反应。5、抗结核药异烟酰肼可引起口干和咽干。6、治疗乙型肝炎和降血脂的维丙肝,患者服用后可出现咽部干燥的不良反应。7、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胆道或输卵管绞痛的抗胆碱药,如颠茄、阿托品、硫糖铝、胃疡平、山萇菪碱、普鲁苯辛、复方苯乙哌啶等,患者服用后会出现咽干、口中缺乏津液、影响说唱等不良反应。8、治疗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内科作强壮剂使用的甲基睾丸铜、苯丙酸诺龙、康力龙等雄性激素,以及蛋白同化激素,若使用不当或用量过大时,可使人发生嗓音嘶哑、声调低沉、声区变化障碍,喉部有异物感,以及音调不稳等不良反应。9、过量服用某些温热性中药,如麻黄、桂枝、细辛、苏叶、肉桂、干姜、苍耳子、石菖蒲、鹿茸、仙茅、石决明、磁石等,可出现咽干、口干不适等不良反应,人参服用不当,也可引起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选自杨小锋编著《教师发声训练教程》第-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6月。杨小锋科学发声heng长按识别白癜风医院上海哪家好河南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