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有的人却嘴被“吹”歪了,这就是医学上常说的“?(周围性)面瘫”。面瘫即面神经麻痹,这个病起病急骤,任何年龄、季节都可发病,特别是冬春或秋冬转换季节,气温变化大,是面瘫的频发时期。
周围性面瘫的表现有哪些?
患者常出现一侧面部肌肉麻木、瘫痪,前额皱纹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并伴有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表情动作困难,不能作皱额、闭目、鼓气和撅嘴等动作。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等症状。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
导致周围性面瘫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面瘫的原因有很多,多数病人有受凉或病毒感染病史。西医学认为,局部受风或寒冷刺激,引起面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组织水肿,使面神经受压而出现炎性变化。
中医学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则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得了周围性面瘫怎么办?
周围性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积极治疗,早期干预,同时采用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促进疾病的好转。
医院康复科,保持和发扬中医针灸特色和优势。在针刺手法、电针选用、中药熏蒸等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通过针对不同情况,分期治疗,精准辨证,取得令众多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
(1)急性期:及早干预
周围性面瘫发病2周内属于急性期,及早干预、及时修复面神经的损伤是治疗的关键。药物治疗主要是激素、抗病毒药物及B族维生素等。针灸治疗以选取远端穴位、轻刺激、艾灸的方法为主。同时,配合中药口服及中药熏蒸,达到经络、脏腑同治。如果患者在急性期住院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具有增效作用,不仅可以缩短治疗时间,而且通常能够更好的促进疾病的好转。
(2)恢复期:既病防变
随着病情的迁延,此阶段表邪渐去,但正气已经受到损伤,面部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脉络瘀阻,筋脉失养。此期,在使用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的同时,针灸治疗以疏通面部经气为原则,以头面部穴位配合阳明、少阳经穴位为主。采用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则风邪得去,经络则通。患者在此期住院集中治疗一定时间,再加用电针、中药熏蒸等多种治疗方法,则可以对面神经的损伤起到更好的修复作用。
(3)后遗症期:缓则治本
面瘫后遗症期为发病3个月以后。临床中,约小部分患者由于病程较长,面神经损害严重,久病难愈,而进入面瘫后遗症期。这类病人在此阶段正气亏虚,脉道不利,面部表现为无力,麻木,甚则出现面肌抽搐等。此期的治疗侧重以扶正祛瘀为主,注重机体整体气血的调节,从而进一步促使面瘫的恢复。针刺在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的同时,更重视选用能够整体调节机体气血的穴位,根据患者症状的差异对症治疗,气血同调。
常用针刺取穴及手法
1、额睑瘫:阳白、太阳、四白。2、口面瘫:翳风、迎香、地仓透刺颊车、人中。
针法:翳风耳后凹陷中央向前直刺0.8—1寸。人中向上斜刺0.5寸深。余穴均按各针法针刺,针刺后每5—10分钟,捻针一次,留针30—40分钟。
各取穴结合病症分期,辨证取穴,效果显著。
温馨小贴士:
·面瘫患者不要用冷水洗脸,避免吹风,出入要佩戴好口罩及围巾。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生冷及刺激性的食物。
·起居有时,避免熬夜,避免长时间看电脑、看手机。
医院康养中心
高端设备专业团队全面养护
24小时专业医疗、护理及照料服务
医生、护士、治疗师、护理员们
用爱心、细心、耐心、诚心
关爱呵护每一位患者!
医院
潍坊医院
康养中心护士站-
康养中心医生办公室-
医院康养中心
让康复成为一种乐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