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下垂给患者带来的不仅仅是容貌的影响,更多的是心理的阴影。上睑下垂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的上睑下垂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主要的症状是上睑不能上提,患儿常紧缩额肌-皱额、耸肩以助提睑,重者需仰头视物。并且下垂超过瞳孔时,常可造成患眼弱视。
儿童上睑下垂的手术矫正时机:
1、一般轻度或者中度的上睑下垂的幼儿以2-5岁以后手术为宜(以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为基础);
2、强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上睑缘遮盖瞳孔1/2以上,为防止弱视发生,应尽早手术,可提早在1岁左右手术(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当然是要针对个体差异来决定;
3、考虑现在的幼儿接触面比较广,心理发育比较快,也可提前进行手术。对于那些后天性上睑下垂且查明病因后,经治疗稳定在6~12月以后可考虑手术。将手术切口埋藏在双眼皮的皱褶内,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出的,术后形成双重睑、早期眼睑闭合不全,一般6个月后可以自动闭合。
上睑下垂无论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都可为单侧或双侧,即仅一个上睑有下垂的情况或两上睑都下垂。先天性上睑下垂,多因上睑提肌先天薄弱、乏力,亦可因动眼神经先天发育欠佳所致。后者常同时伴有上直肌发育不良的情况。后天性上睑下垂,可因神经性疾患、外力损伤、骨折压迫、瘢痕挛缩、水肿、血肿或肿瘤所致。
上睑下垂在程度上分为轻度、中度和强度三种。轻度的和中度的上睑下垂,表示上睑提肌尚有一定功能;不过,若为一侧,则表现为一个眼大,另一个眼小,也是很不美观的。强度上睑下垂,表示提肌完全失去功能,患者几乎不能睁眼,不仅外观丑陋,还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上睑下垂矫正术的六个要点:
1、选择好手术方式:额肌瓣止点下移悬吊术,适用于任何类型上睑下垂,特别是重度的上睑下垂患者,但病人的额肌应有功能存在。轻中度上睑下垂者,可用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正。
2、调整好睑裂高度:不论用哪种方法纠正上睑下垂,均应调整好睑裂高度。过宽则术后暴露性角膜炎严重,过窄则纠正效果不满意。
3、用额肌瓣止点下移悬吊术时,剥离成形的整个额肌瓣(包括转入上睑的部分)都保留有良好的收缩功能,这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4、睑板固定位置要适当:不论用哪种方法,睑板上固定的三点位置要恰当,中线点过低则上睑提起过度会形成“三角眼”,过高则上睑提起不足,上睑下垂纠正不满意。
5、单侧上睑下垂纠正后,健侧应做成双眼皮,以使其两侧基本对称。
6、术前,对受术者应认真检查,作好鉴别诊断,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
一项手术的成功,不仅仅是医生的技术经验至关重要,各方面都会起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大家在手术前一定要思考清楚。无论是手术方式还是术前准备,甚至对医生的了解,直至最后的术后护理,这一系列的工作都要做到位,这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上睑下垂矫正手术的成功。希望更多的上睑下垂患者摆脱上睑下垂的困扰,从此正常观看这个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