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术后下睑僵硬难题改良耳廓软骨悬吊术

麻痹性下睑外翻是下眼睑因缺乏轮匝肌支撑向下移位所致。若仅仅在水平方向加固眼睑并不足以长时间保持眼睑上提。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悬吊下眼睑,其中自体材料包括手掌肌腱、颞肌筋膜等,异体材料包括硅胶管和Prolene缝线等。

尽管已有关于使用耳廓软骨悬吊下眼睑的相关报道,但部分患者术后表现为下睑僵硬并且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下视野。来自日本的Watanabe教授等在原有术式基础上加以改良,并对其疗效加以评估,该研究发表在年3月的JournalofPlastic,Reconstructive&AestheticSurgery上。

该研究纳入年至年间共17例接受改良耳廓软骨悬吊术的患者,平均年龄67岁。所有患者均患有麻痹性下睑外翻合并下睑下垂。测量指标包括术前和术后的下缘反射距离、睑裂闭合不全程度和角膜暴露程度。记录并分析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临床症状。平均随访时间为40个月。

手术过程大致如下。首先,切开耳轮前缘取出耳廓软骨(图1)。再次,分别沿睫毛下缘、内眦和外眦作皮肤切口。最后,分别将耳廓软骨移植物向内缝合至内眦肌腱、向外缝合至眼眶外缘、向上缝合至下睑板、向下缝合至下睑缩肌(图2)。

图1左图显示取出耳廓软骨过程,充分暴露耳廓软骨后,将皮瓣向内侧提起,取下一约4×1cm的移植物;右图显示耳轮切口疤痕并不显著影响美观。

图2左图显示下眼睑的耳廓软骨移植物,用镊子将下睑缩肌向上提起;右图为手术过程示意图,分别将耳廓软骨移植物向内缝合至内眦肌腱、向外缝合至眼眶外缘、向上缝合至下睑板、向下缝合至下睑缩肌。

结果显示,下缘反射距离中值从术前的8.4cm增加至术后的5.2cm,睑裂闭合不全中值从术前的5.8cm改善为术后的2.2cm(图3)。术前有16例患者伴有角膜暴露,其中12例术后得以完全恢复。所有患者的外观和功能都有明显改善,术前的疼痛和不适症状也得以缓解。

图3图中为一名59岁男性患者。上图为术前,下图为术后。术后该患者下缘反射距离和睑裂闭合不全程度均有改善。

无一例需二次手术,也未出现感染、软骨移植物暴露、下眼睑移位复发等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的下眼睑都随着眼球向下转动向下移动(图4),没有出现传统耳廓软骨悬吊术带来的下睑僵硬问题。耳轮部位的切口疤痕并不显著影响美观。

图4图中为一名32岁女性患者。该患者术后下眼睑可向下移动,左图为直视状态,右图为嘱患者向下看。

综上所示,这是一种用于治疗麻痹性下睑外翻的耳廓软骨悬吊改良术式。该方法通过将耳廓软骨分别固定至内外眦、睑板以及下睑缩肌,可从外观和功能上有效纠正麻痹性下睑外翻。

丁香园整形时间

每日发布整形领域临床实用内容;

获取更多资讯,请下载安装「医学时间」手机应用。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白癜风资讯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qnwmh.com/yzyy/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