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
脑神经连脑部位
Ⅰ端Ⅱ间,Ⅲ、Ⅳ中,中四连桥,后四延。
解释:
第一对脑神经连端脑,第二对连间脑,第3、4对连中脑,第5、6、7、8对(中四)连脑桥,第9、10、11、12对(后四)连延髓。按纤维成分:
感觉性:Ⅰ、Ⅱ、Ⅷ
运动性:Ⅲ、Ⅳ、Ⅵ、Ⅺ、Ⅻ
混合性:Ⅴ、Ⅶ、Ⅸ、Ⅹ
12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及出颅部位
顺序名称
性质
连脑部位
进出颅腔部位
Ⅰ嗅神经
感觉性
端脑
筛孔
Ⅱ视神经
感觉性
间脑
视神经管
Ⅲ动眼神经
运动性
中脑
海绵窦-眶上裂-眶
Ⅳ滑车神经
运动性
中脑背侧面
海绵窦-眶上裂-眶
Ⅴ三叉神经
混合性
脑桥
眼神经
眶上裂-眶
上颌神经
圆孔-眶下裂-眶
下颌神经
卵圆孔
Ⅵ展神经
运动性
脑桥
海绵窦-眶上裂-眶
Ⅶ面神经
混合性
脑桥
内耳门-面神经管-茎乳孔
Ⅷ前庭蜗神经
感觉性
脑桥
内耳道-内耳门-颅腔
Ⅸ舌咽神经
混合性
延髓
颈静脉孔
Ⅹ迷走神经
混合性
延髓
颈静脉孔
Ⅺ副神经
运动性
延髓
颈静脉孔
Ⅻ舌下神经
运动性
延髓
舌下神经管
脑神经分布范围及损伤后表现
脑神经
分布范围
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I嗅神经
鼻腔嗅黏膜
嗅觉障碍
II视神经
眼球视网膜
视觉障碍
III动眼神经
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眼外下斜视、上睑下垂
对光反射消失
IV滑车神经
上斜肌
眼不能向外下斜视
V三叉神经
额、顶及颅面部皮肤,眼球及眶内结构,口、鼻腔黏膜,舌前2/3黏膜,牙及牙龈
咀嚼肌
头面部皮肤、口鼻腔黏膜感觉障碍
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VI展神经
外直肌
眼内斜视
VII面神经
面肌、颈阔肌
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鼻腔及腭腺体
舌前2/3味蕾
面肌瘫痪、额纹消失
眼睑不能闭合、口角歪向健侧,腺体分泌障碍、角膜干燥
舌前2/3味觉障碍
VIII前庭蜗神经
壶腹嵴、椭圆囊斑、球囊斑
螺旋器
眩晕、眼球震颤
听力障碍
IX舌咽神经
咽肌
腮腺
咽壁、鼓室黏膜、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舌后1/3黏膜及味蕾
咽反射消失
分泌障碍
咽壁等感觉障碍,舌后1/3味觉障碍
X迷走神经
咽、喉肌
胸、腹腔脏器的平滑肌、腺体、心肌
胸腹腔脏器及咽、喉
硬脑膜、耳廓及外耳道皮肤
发音困难、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内脏运动、腺体分泌障碍
内脏感觉障碍
耳廓、外耳道皮肤感觉障碍
XI副神经
随迷走神经至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面不能转向健侧、不能上提患侧肩胛骨
XII舌下神经
舌内、外肌
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舌的神经支配
舌前三分之二
味觉
面神经
一般感觉
三叉神经
舌后三分之一
味觉
舌咽神经
一般感觉
舌咽神经
舌肌舌下神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