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提肌复位法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矫正重度上

CMC

《中国医疗美容》作者俱乐部

“医疗美容专家风采”栏目公告

“中青年医师风采”栏目公告

编者按

上睑下垂患者上睑提肌功能减弱或消失,在无额肌收缩或头后仰和眼球上转的情况下,上睑部分或全部遮住瞳孔,不仅阻挡视线,而且影响生活。

手术是矫正上睑下垂的首选方式,目前重度上睑下垂的经典治疗方法为利用额肌力量悬吊术,但手术操作复杂,同时也存在较多并发症。近年来上睑提肌与上直肌联合筋膜鞘作为上睑提升的力量来源研究较热,成为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本研究对比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缩短术和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复位法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分析其优缺点,力求寻找一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

年第9卷第11期

DOI:10./j.issn.-..11.

订阅《中国医疗美容》期刊阅读全文

临床资料

共25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计男6例,女19例,年龄10-73岁,共41只眼。按照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分别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共21只眼,男2例,女9例,行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复位法治疗,对照组共20只眼,男4例,女9例,行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正。

术后1周、1月、3月随访,记录患者的矫正、回退、并发症情况。

临床方法

试验组(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复位法组):将游离的上睑提肌复合筋膜向下轻轻铺平,断端用6-0聚丙烯线无张力缝合复位于睑板上缘CFS固定水平。适当修剪冗余的复合组织,约2-4mm长,以上睑提肌筋膜为主,注意精细止血。

对照组(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缩短术组):将前方上睑提肌复合体拉平暴露,切除宽15-18mm长8-12mm的上睑提肌及筋膜,断端止血后用6-0聚丙烯线缝合固定于睑板上缘处,注意保持上睑的弧度流畅。

详细过程请阅读原文

临床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1周、1月及3月时的治愈率均无明显差别(P>0.05)。对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发现术后1周时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1月和3月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详细结果请阅读原文

讨论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复位组比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缩短组在术后1周时并发症少,矫正效果相似,但术后1月和3月时各项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但本研究显示上睑提肌缩短术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复位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疗效确切,较联合筋膜鞘悬吊+上睑提肌缩短术早期并发症少,操作更简便。

选择联合筋膜鞘行上睑下垂悬吊时需斟酌以下几个问题:

1.联合筋膜鞘悬吊法的适应症有哪些?如何于术前检测患者的联合筋膜鞘有无功能?

2.因联合筋膜鞘为片状结构,具体悬吊位置及高度无统一标准,不同的悬吊高度和深度是否对远期效果有不同的影响?

3.联合筋膜鞘悬吊法矫正上睑下垂的远期回退率究竟有多少?

4.如何尽可能避免联合筋膜鞘悬吊法的并发症?

作者团队对这些问题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欢迎大家阅读原文查看更详细的内容。

作者简介

李旋,席庆春,赵玲玲

方明松,曹林,桑鹏飞,刘畅

(医院整形修复外科)

《中国医疗美容》月刊

为方便广大作者投稿

特此发布年1-6月的刊期安排:

年第1期截稿时间1月20日

年第2期截稿时间2月24日

年第3期截稿时间3月23日

年第4期截稿时间4月20日

年第5期截稿时间5月25日

年第6期截稿时间6月22日

请作者根据刊期安排合理选择投稿时间

CN11-/RISSN-

知网万方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署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卫健委主管中整协主办国家级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投稿电话-网络投稿:zgylmr.org.cn

/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扫描编辑


转载请注明:http://www.qnwmh.com/jbwh/12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