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长假,劳动者的加班工资应该怎么算呢?记者从劳动部门了解到,9月8日中秋节当天加班,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9月8日放假,与周末连休。根据相关法规,用人单位在9月8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9月6日—7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选择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则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对工资有明确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对工资没有明确约定的,按集体合同约定执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收入的70%确定。
(文章来源:新华网)
青少年变声期如何保护嗓子,新视艺考教你一招!
最近经常有家长咨询变声期的孩子如何练声和进行嗓音保护的问题,现将青少年的嗓音保护介绍一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人的嗓音在身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生理上的变声期.婴儿出生呱呱的哭声是尖细的声音,两三岁以后是清翠明亮的童声;十二三岁后渐变粗厚,壮年时期,嗓音更渐浑厚;到了老年,嗓音的功能就减退.这种变化是人生的自然规律.
人由儿童到成人要经历青春期(大约从12岁——20岁左右).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主要的生长发育时期,这时少年的生理、心理发生急剧的变化,各种器官、机能逐渐发育成熟.嗓音也由童声逐渐发生变化,直到变为成人声.这种时期生理学称之为变声期.
青少年的嗓音该如何保护
在变声期间,会出现生理性的喉粘膜肿胀、声带充血、时有水肿、附有分泌物、声带后半部分闭合不全等现象,声音很不稳定,发声器官容易疲劳受损.所以,要特别注意变声期嗓音的保护.如果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这时盲目练声很容易造成对发声器官的损害.
在此,介绍几种常用的嗓音保健方法和练习方法:
1、喉部按摩
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喉结两旁上下移动.指压力量以感觉舒适为度,不可用力过大,每次约2-3分钟.
2、毛巾热敷
把毛巾用热水浸透后拧干敷在颈部(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反复数次.以上保健法可以增进喉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增进分泌,减少咽干、喉痛,以及练唱后喉部不适等.
3、吹唇练习
双唇闭合后,用微弱而均匀的气流吹动闭合的双唇,使之弹动发出清晰的嘟噜声,也称为弹嘴皮练习.
4、哼鸣练习
牙关松开,双唇轻闭,喉肌放松,用微弱而均匀的气流发出单纯的哼音.
5、气泡音(也称水泡音)练习
头部端正,双眼平视,张嘴松开牙关,用少量微弱均匀的气息平稳地从松弛的声带吹出,发出连贯的气泡音.
以上3、4、5、条练习对于声带振动的平衡、发声器官与呼吸器官的协调、增加声带的肌肉力量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锻炼均匀呼气的能力.这些练习对于声带闭合不良或闭合过强等嗓音病变,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当然还有更多播音主持的练声方法可以保护嗓子,详情可以到新乡电视台艺考培训中心咨询,或登录新乡新闻网培训中心专属网页在线咨询。